华人在澳洲的圣诞节
我不敢代表在澳洲的所有华人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我们过圣诞节。换句话说,不过也得过。这不算入乡随俗,也不是客随主便,因为圣诞节本身并无国界,在哪儿都可以过,都应该过,跟中国的春节完全是两码事。春节,只有中国人特重视,所以叫Chinese
好,回到圣诞节我们吃什么。
澳洲当地人爱在24日平安夜,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,其中火鸡、烧牛仔肉和火腿必不可少,同时伴以名酒,吃得大家欢天喜地。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华人还是以中餐为主。
从某种角度讲,火鸡那玩意只是圣诞节食物中的一个传统的象征,一个华而不实的符号,因为人们平常不吃,所以一旦端到桌子上,就显得很新鲜,很特别,很圣诞了。在一些亚洲国家,或许每年只有圣诞节这一天才吃火鸡,以庆祝佳节,只有欧美尤其是美洲大陆,火鸡却是很普通的一种肉食,而且在感恩节和圣诞节这两个大日子里,火鸡更是传统的食品。往年,我在西人家里凑热闹吃过火鸡,说实话,不好吃,我把它比喻成甘蔗,有兴趣咬,没欲望咽。
圣诞夜(Silent
如前所说,过圣诞夜也好,过圣诞节也罢,澳洲大多数华人家庭(除了有洋人“混入”以外)还是吃中餐,大不了比平时多几个菜,丰富一些。你到华人的家庭参加圣诞(夜)聚会,如果没有火鸡,你不会觉得少什么,反之,如果桌上“装腔作势”地摆上一只火鸡,四周被怒目圆睁的清蒸鱼和横行霸道的大闸蟹包围着,你会同情那只火鸡,会觉得它只是一件不合时宜的摆饰,不碰也罢。
我很是欣赏在澳洲很多华人的聚会习惯,每个人带上一两个拿手菜,大家一凑,满满一桌,风格不同,手艺各异,吃起来不单调,喝起来不乏味。正像我的好友薛小鹏常说的,所谓到谁家聚会,谁家就是提供一个场所,大家各带俩菜,谁也不觉得累。
这不,前些日子在我家又聚了一回,我们叫它“小聚”,言外之意,不是满汉全席,没有大吃大喝,可是,大家最为珍惜的是那氛围、情谊、亲手制作的家常菜以及说不完的话题……
2015年12月24日
文:来源网络
相关链接:澳大利亚旅游攻略